• |
  • 网站首页
  • |
  • 学院概况
    • 学院简介
    • 现任领导
    • 校园风光
    • 视频图片
  • |
  • 机构设置
    • 党群部门
    • 行政部
    • 教学部
  • |
  • 教育教学
  • |
  • 招生就业
    • 就业工作
    • 招生工作
  • |
  • 合作交流
    • 合作办学
    • 国际交流
  • |
  • 学生工作
    • 团委
    • 学工部
  • |
  • 陶瓷艺术
  • |
  • 教师风采
  • |
  • 公共服务
123456

最新资讯

我院举办“华夏之章,雅集共赏”
2018-05-30
我校举办禁毒专题辩论赛
2018-05-29
我院举办社团文化展示周“音乐有
2018-05-28
省教育厅组织专家来我院开展本科
2018-05-25
我院举办“美丽校园,人人有责”
2018-05-25
我院2018年“欢送杯”篮球赛落下
2018-05-25
美术系顺利开展2018届毕业生答辩
2018-05-24
外语系举办2018届考研交流会
2018-05-24
我院组织参加思想政治理论课2018
2018-05-22
我院举办社团文化展示周之“Hey,
2018-05-22
我院大力宣传《江西省学生资助工
2018-05-22
我院广播站新设栏目——诵读红色
2018-05-18
“行走中”2018年科院美术系教师
2018-05-17

公共平台

【案例分析】网络双重人格

【案例分析】网络双重人格

时间2014-11-25 09:05   点击:   作者:

何谓网络双重人格?简而言之,就是一个人在网络中的表现与其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有很大的反差,甚至判若两人。

在网络出现之前,人们一般采用语言和书面两种交流方式,这两种交流方式都具备确定性,即每个人都可以清楚地意识到交流的对象,能直接形成自己的情感倾向,通过交流给对方留下印象,并影响以后的交往。也就是说,每个人必须对自己的言行负责,因此人们不得不按照自己的本来面目与他人交往,尽管有时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表现,但这些差异要么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推论或演化,要么可以使他人通过这些差异调整自己的判断,用一种新的眼光来审视这个人,总的说来,它们都没有改变“自己负责任”这一前提。

相反,网络的一大特点是匿名性,甚至连性别也无从知晓,可以避免面对面交流中出现的顾虑和尴尬,却也带来了责任感的缺失---每个人都可以不计后果地展示自己内心的隐私和黑暗,追求宣泄与解脱,久而久之,一些人在网络中“塑造”了一个虚拟的自己,这个虚拟的人物也许柔情万种,也许可怜之至,也许至刚至强,从而满足了这些人猎奇或实现“理想”的愿望,甚至有人纯粹为了填补内心的空虚而骗取他人感情、财物,体现了人性中极不道德的、肮脏的一面,

这就使现实中真实的人与网络中虚拟的人无法重合,不能相互印证,从而导致双重人格。

网络双重人格不利于个体的健康发展,尤其是青少年,因为这种人格的裂变将直接导致某种心理偏差,如社交恐惧、否定和逃避现实等。同时,它也为社会带来了一些不稳定因素,近年来媒体披露较多的网恋问题、网络信用危机问题等,都是受害人丧失了自我防御的意识而陷入虚拟的花言巧语中。可见,网络双重人格应引起我们的重视,并有效予以防范,使网络这一工具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的一面,从而造福于社会。

赣ICP备18007062  版权所有  ? 2004-2018 www.365-818.com官方网站

地址:江西省www.365-818.com  电话:0798-8491772  邮政编码:333001